新闻动态
现场直击“微笑天使”,南京新济洲长江江豚频现,近十年种群数量翻番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3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28
 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汪驰超

9月22日,2025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在南京启动。

在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一带水域附近,长江江豚浮出水面。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摄

下午,潮新闻记者在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采访时,拍到了长江江豚浮出水面换气的珍贵画面。

“是江豚!它们胆子小,离得近就不露头了。”新济洲管理中心宣讲员张皖宁说。

这一场景正是该湿地生态系统持续改善的有力证明。

展开剩余72%

隐约可见一左一右两只江豚。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摄

作为长江干流进入江苏段第一站,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首个长江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。

公园通过系统性湿地修复、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研宣教体系构建,将这片江中洲岛打造成为“江中绿宝石,生态大宝库”。

新济洲管理中心宣讲员张皖宁。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摄

“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,而新济洲是长江的生态之肾。”张皖宁介绍,该湿地碳汇总储量达44.5万吨,每年增加碳汇超过1.5万吨。公园设有24处监测点,对水质、水文、土壤等8大类55个指标进行持续监测,累计数据记录百万条以上,为南京市湿地碳汇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。

长江江豚救护基地。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摄

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“微笑天使”长江江豚在此安居。公园特别设置了救护基地,能够就近救助受伤个体。

监测数据显示,长期活跃在新济洲的长江江豚数量已从2016年的16头上升至32头,实现翻倍增长。

长江新济洲生物多样性展示馆。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摄

这一成就与2000年11月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密不可分——江宁区当时将全岛1123户3668位居民有序安置至铜井镇及江宁区各街道。

长江新济洲生物多样性展示馆。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摄

截至2025年5月,洲上各类生物资源达到1937种,其中维管束植物638种,包括水杉、银杏、鹅掌楸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。鸟类资源尤为丰富,已达231种,今年新发现的丹顶鹤和白枕鹤,使洲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增加至8种。去冬今春,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花脸鸭超过6万只,创历史新高。

新济洲湿地公园已荣获国际保尔森奖自然守护类提名、江苏省十大观鸟胜地等殊荣,成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生动典范。这片曾经的居住区,如今正以全新的生态面貌,守护着长江下游的生物多样性,见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。

发布于:浙江省